close
鹿港小鎮--沒有霓虹燈的簡單小城
羅大佑的家鄉,那個沒有霓虹燈的小鎮,它的名字叫做鹿港小鎮。
從台中高鐵站,我們坐上了去往彰化的台灣好行小巴車,終於,離歌中的那座小鎮越來越近了,那些冷艷紛亂的霓虹燈被甩在車後,那些被高樓大廈圈起的文明被甩在腦後,此刻的我,只想著今天鹿港的黃昏會是什麼模樣。
車在小鎮中心停下來,街道兩邊商店招牌林立,機車在路上往來穿行,和我腦海中勾畫的鹿港有些不同。不過想想也不奇怪,鹿港曾經是台灣文化與商業的港埠重鎮,在十八世紀後期,這裡商船雲集,店舖櫛比,那是鹿港的黃金歲月。
眼前的這家題寫著「三槐挺秀」的宅院是鹿港小鎮的一個景點,但景點不是宅院本身,卻是院牆下面那半口水井,叫做「半邊井」。其實水井並不是只有半邊,而是一半在牆裡,一半在牆外。為何會有如此的設計?原來將自家的半邊水井口建於牆外,是為了讓沒有條件打井的街坊鄰里也可以到此取水,深厚的人情味也隨著這井、這水一直流傳下來。
如果說白天的鹿港老街讓人重溫了鹿港那段黃金歲月的鼎盛,那麼傍晚的鹿港老街更加貼近羅大佑歌中那個沒有霓虹燈的小鎮。傍晚的天空泛著微藍,我騎上民宿的自行車,再次來到老街。老街已經恢復了平靜,街裡亮起了昏黃的燈光,有店舖門口懸掛的各色燈籠透出的光,也有從窗口透射出的屋內的光。
要想更深的去感受鹿港,便要遠離老街。在鹿港深處的小巷中,隱藏著鹿港的雋永景致。強烈的海風造就了這裡彎曲的小巷,順著狹窄多折的小巷前行,兩邊是古舊的門窗,一種只屬於家鄉的暖意瀰漫在巷子中。
全站熱搜